圆圆的脸上始终带着直率、诚恳的微笑,身穿工作服,干起活来风风火火,他就是芜湖汽车站安检员王圣海。虽然今年已经57岁了,但作为共产党员的他,每天在车站忙前忙后,随处可见,同事们都称呼他王师傅。王师傅虽然在工作上事做得很多,有着出色的表现,但却从不懂得表现自己,工作中沉默寡言的他,生活中也是大爱无声。
“12岁的时候我父亲去世,母亲很早就双目失明,一辈子没有工作。”为了减轻家庭负担,16岁的王圣海开始扛下生活重担,做过货运站招待所的服务员,当过修理厂的修理工、胎工,干过乘务员、稽查员等。1994年,他来芜湖汽车站工作,到现在已经27年了。
凌晨4点多,整个城市还很安静,王师傅已经醒来,梳洗一番后,他就骑着电瓶车去上班,无论风霜雨雪,从没迟到过。“我一般5点多到单位,早饭基本都是在车站门口的小店买两个包子,5点半准时开工。”王圣海说,近几年他一直在进站安检仪负责行李和乘客人身安检,上下午两班倒。
7、8月份由于疫情再起,车站安全科的防疫任务也比较重,此时的王师傅主动“身兼数职”,在进站扫码、安检仪、出站口三个岗位轮岗。“他看到疫情防控工作任务重、人手紧,主动要求下午下班之后继续在出站口值守,查验出站乘客的安康码、行程码,直到晚上八点半下班。”王圣海的一位同事告诉记者,虽然“身兼数职”颇为劳累,但无论在哪个岗位,王师傅都是认真扎实、毫不含糊。“比如说进站扫码、戴口罩,并不是每位乘客都会配合,说来也奇怪,平时沉默寡言的王圣海总有办法说服他们。还有查看健康码的环节,部分乘客为了方便,将绿码截图保留在手机相册里,这逃不过王师傅的眼睛,他一定会要求乘客现场重新扫码。对于没有智能手机的老年乘客,王师傅也会耐心地引导他们登记身份等信息。”同事透露,王师傅多年以来一直有个习惯,下班之后如果站里比较忙,他就继续留在岗位上,帮助其他同事维持秩序,一直到不怎么忙为止。
沉默寡言的王圣海,有着一颗乐于助人的心,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地帮助着身边的人,不计代价,不图回报。除了积极参与无偿献血,王圣海还签署了协议,表示自己过世后将捐赠遗体帮助他人,从而延续他人生命,让爱在这个社会传递。“其实,我在2017年就想签遗体捐赠协议,当时我找到了尚在建设中的皖南医学院滨江校区捐献处领回了一张《申请登记表》,但是在需要家人作为‘执行人’签字这个环节时遇到了阻力。不过欣喜的是,几年来,经过我的反复劝说,家人终于转过了思想上的弯,同意签字,我真的十分欣慰。”
“其实很早以前我就在想,人活一辈子总是要死的,不管是老死,还是病死,最后都是一把灰。我认为活着的时候要有价值,死了以后也可以为社会医疗事业做点微不足道的贡献。我希望可以将自己的全部器官包括遗体无条件捐献给医疗事业,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使他们能够重见光明,或是生命得到延续。”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对于自己的选择,王圣海无怨无悔。“在生命的尽头,还能为社会奉献一点力量,我感到很自豪,这也算是我向党组织递交的最后一次党费。”(摘自2021年10月12日《大江晚报》“最美家乡人”专栏,汤荣汛 吴乐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