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每到假期,站场就是“战场”

发布日期:2014-06-06
浏览次数:158

    昨天,芜湖汽车站的客运工作者紧绷的神经得以稍稍舒缓。端午小长假结束了,3天来,该站共发送旅客7.1万人次。
    芜湖汽车客运站如今的站场建于1991年。在当时,车站日最高发送客流仅有3000多人次。而目前,芜湖汽车站发往全国各地的班线有100多条,日最高发送旅客高达3.5万人次,增长了10倍。
    多年来,车站就如同一座坚实的战斗“堡垒”,保障着每一位出入芜湖旅客的平安顺利。6月2日端午节,记者来到这里,走近几位让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战斗员”。
    调度:熟记100多条线路的“最强大脑”
    每逢客流高峰期,汽车站每天都要安排加班车,才能确保在短时间内激增的旅客及时出行。
    安排加班车是一门技术活。什么方向需要加,什么时候加,需要多大的载客量,车辆密度怎么安排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陈犇是车站的“老人”了,作为汽车站客运部的总调度,100多条线路熟记于胸。他每天的任务就是趴在电脑上,时刻关注着客流动态,制订加班车开行计划。
    别看老陈坐在那儿没什么动静,其实脑袋里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科学地计算。往往一天加班线路能多达70条,增开班次超过200个,这都需要他逐一安排。
    这份工作除了细致耐心,更离不开经验积累。所以老陈从来不唯“数据”,在分析客流趋势时,他时时通过售票大厅的监控画面,参考短时间内人流情况,让调度更灵活,班次更科学。
    像老陈一样坚守在调度高地的还有王俊芬,她需要关注身边的两部热线电话,时刻解答旅客问题,并协调解决班车出现的因调班、晚点等非正常客运情况。记者采访时,恰逢王俊芬在通知订购无为方向班次的旅客前来换票,因为该方向班次即将停班,需要为他们保留座位。
    售票:每分钟售4张票,考验听力和手速
    售票窗口无疑是客运“战斗”的主阵地,因为直接与旅客打交道,除了微笑服务,售票员们也练就了一身“硬功夫”。
    最突出的有两点。首先是听力好;购票涉及到日期、目的地、班次等等,短时间听清楚旅客的表述极为重要,能听懂大江南北的方言,成为售票员的基本功之一。其次是手速快;据介绍,在客运高峰时段,每个窗口每小时售票可达250张,意味着平均每分钟将完成询问、收款并出票4张,效率惊人。
    当然,这份“高效”自然离不开为其提供保障的“战友”。梁明键也是车站客运部的工作人员,管着打印机、扫描仪、数据服务器等设备。他说,日常维护必不可少,否则车票打印、验票、数据传输等环节就会受到影响,若是在高峰时段发生故障,后果不堪设想。
安检:严格严谨还要“一心多用”
    “蓝色和绿色都是值得注意的物品,当然还需要仔细甄别,比如压缩气体,它的瓶底凹进去的,属于危险品。”指着显示屏上的色块,安检员江师傅对记者说。
    每逢节假日,车站的安检通道都会保持双双敞开,提高通行率。所以,安全检查,成了最考验眼力的活儿。当然,旅客携带的“危险品”被没收不代表无法取回。在江师傅的办公室,记者看到了一本登记簿,所有不合规的瓶瓶罐罐都贴上了标签,细致地记录了主人的姓名,乘车时间班次等信息,车站将为其保管3个月,在此期间到站提供身份信息,便可以顺利取回。
    咨询服务:传递温情的“使者”
    在没有硝烟的客运“战场”,咨询服务人员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011年开始做客服的吴丹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客运高峰期间,从早上5点半到12点换岗前,前来向她寻求帮助的旅客络绎不绝。和票房部的同事一样,她几乎记熟了从芜湖发往全国各地的100多趟车次的细节。不停说话自然会口干舌燥,但为了不影响为旅客解疑答惑提供帮助,她在工作期间很少喝水,以此来减少上厕所离开岗位的频率。
    在遇到有老弱病残孕这样的重点旅客时,吴丹需要安排同事陪伴他们从绿色通道乘车。此外,服务台还设置了一个失物保管处,里面收置了旅客遗失的证件、钱包、眼镜等形形色色的物品,她还负责失物招领。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这些“战斗”在各自岗位的“正规军”们,汽车站还活跃着一群可爱的“编外人员”。今年端午小长假,一群来自安徽工程大学生化学院的志愿者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在买票队伍的末尾,有他们维持购票秩序的身影;在进站扫瞄的安检仪边,有他们帮旅客搬运行李的身姿。这些“小红帽”为拥挤的候车购票厅增添了一缕清新。一位大一女生告诉记者,志愿服务不仅让她理解了车站工作人员的辛苦,而且经过自己的努力,能让那么多人更加顺利回到家,心里感到暖洋洋的。(摘自2014年6月4日《大江晚报》王世宁 赵亚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