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语】新发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发展全局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主线。而五大发展理念要统领发展全局,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由五大发展理念来引领。新发展理念指的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首次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反映出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是非常重大的理论创新,对实践具有清晰而深刻的指导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青海考察时指出,要坚持用新发展理念统领发展全局,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和问题,努力开创发展新境界。要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打造新引擎、构建新支撑。
透过习总书记的这段话,我们可以概括新发展理念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系。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发展全局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主线。而五大发展理念要统领发展全局,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由五大发展理念来引领。如果不能自觉地用五大发展理念作为指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会迷失方向。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在供给和需求两侧都遇到了制约发展的因素,但供给侧的结构性问题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习总书记2015年11月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后,政府的政策措施和民间的政策建议都集中到了这个主题上来。这有利于形成攻坚克难的合力。
但我们也要注意到,其实人们对于供给侧问题的理解各不相同,甚至有人借这个名头兜售自己的“传统”主张。因此,在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建议和措施中,充斥着很多片面的、形式主义的思想,主要表现为“单兵突进”地增强某个环节的供给能力,而缺乏系统性的思维。殊不知,单个环节或部分环节的突进固然有利于在短时间内提升一部分供给能力,但很可能是以牺牲其他环节作为代价,会不利于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的长期提升。
举个例子来说,近期在网络上流传一篇关于高铁盒饭的文章,作者认为中国高铁上的盒饭质量明显不如日本新干线上的便当,这反映了供给侧的问题,他进而建议引入竞争,改进盒饭供给。姑且不论,中日两国人民对食物的偏好有所不同(中国人偏好热食,还喜欢泡面),因而不能以某方的标准衡量另一方供给的质量。关键问题是,简单地引入竞争是否能真正解决供给侧的系统性问题?发达国家的竞争程度很高,我国的竞争程度也一直在提高,但都依旧存在着结构性问题,突出地表现为人们的生活成本、经济的运行成本越来越高,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思想的解放、理论的创新,不能照搬“传统思维”。
目前,“单兵突进”的思维尤其明显地表现在对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矛盾关系的处理中。很多人感觉我国金融体系供给能力不足,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不够,因而希望使其迅速得到提升。但是,金融体系发展太快,就会脱离实体经济,甚至对实体经济形成抑制,最终酿成风险。这是被很多国家的实践所证明了的。
还有一种片面的思维,是将企业与劳动者割裂开来,希望通过压缩劳动者的工资和福利水平为企业降成本。这样的主张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是背离的。我国现在的状况并不是保障太强、福利太高,而是人民生活水平仍然有待提高。
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克服这些片面思维的干扰,办法就是以五大发展理念作为指导。五大发展理念是一个体系,兼顾了各方面的要求,因而是一种系统的思维方式。对于供给侧的结构性问题,需要通过创新去解决;同时要坚持协调和共享的理念,这才不会出现“单兵突进”、“头痛医头”,才不会导致社会差距扩大;绿色的理念则提醒我们,考虑到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不能一味地“进”,有时还要“守”,那么,供给能力的增长可能不是越快越好;开放的理念则帮助我们广泛吸取经验、利用资源,而不是僵化地看待问题。
世界上关于供给侧和结构性的主张五花八门,用五大发展理念引领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真正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才能真正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这是中国的主张,但它不但适应于中国,而且能为全球的结构性改革提供思路,促进包容性增长。
|